修养了三个月的摄政外戚三国舅终于可以临朝,对于这位年轻的护国公,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她那高深莫测的武功,救了皇帝很多次。当然还有就是她是太后最宠爱的弟弟,但是净舸摄政,不禁让人担忧。因为护国公未曾显示过什么政治上的才能,皇帝年幼,离国的以后会不会复姓上官?众朝臣都暗自揣度着是否跟着上官家继续走。

不过,这位年轻的摄政国舅在朝堂上并未作出什么出格的事情,做事情有条有理,内敛深沉,遇事果断,所有的事情都是以民为主,江山社稷为重,皇帝虽然年幼,太后虽然是亲姐,但是却以身作则,为国为民,可圈可点。国舅爷逐渐的声名远播。

后宫太后寝宫。

上官夙立于一幅作战地图前,思量着一些什么,净舸身体恢复之后,她交政于净舸,然后退居后宫,为接下来的事情布防。净舸在她的引领下逐步的独立,如今在朝堂上已经能够独当一面,她放心的把前朝交给她。不过,不管她在哪里,前朝所有的事情,随时都有人传达给她。

“太后,如今三公子声名远播,反对三公子摄政的声音已经很少,三公子在朝中的地位已经稳定,大公子所练之兵也有了火候,是时候了。”舒子清立于上官夙身边,望着地图说道。

上官夙不仅把政权交于净舸,更加帮净舸造了势,以净舸的名在民间搭桥铺路修河提,更让净舸在朝堂上提出减税义项,博得了一片的好名声,而且虽然小皇帝小,但是净舸丝毫未曾越权,成了百姓心中的贤臣。这不禁让舒子清想到一句话:一个成功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能干的女人。不过,净舸是女子,应该改一改,一个成功女人背后一定有一个无人能比的女人。

而上官夙退居后位之后,更加紧密的筹备征战的事情。舒子清在跟上官夙之后,体内的斗志都被激发了出来,以前只想着怎么保住她和舒子毓,如今,更想着有一番的作为,即使是女子,也想找到一份特殊的存在感。

“嗯。”上官夙点头,时机已经成熟了。

“启禀太后,三公子向皇上请战了。”这时候,突然一个太监急报。

上官夙和舒子清突然一惊,“什么?”上官夙惊问。

“国舅爷向皇上请战了。前堂来了消息,凌老将军出战的时候遭到暗算,坠马受伤,凌将军和三国舅都请战了。”太监重复详细的说道。

上官夙和舒子清心中都一个咯噔,然后彼此看了一眼,上官夙继续问道:“皇上答应了没有?”

上官夙担心,小皇帝很听净舸的话,净舸请战,小皇帝不懂事,很可能就立即答应了,上官夙心中甚是着急。净舸怎么可以突然请战?

“皇上还在犹豫,没有答应。”太监说道。

皇帝还在犹豫,那就是没有下旨,上官夙立即奔往前堂,她不能让净舸出战,战场是什么地方?净舸现在摄政,身负摄政之责,怎么可以这样贸然的请战?上官夙要阻止净舸,战场上有多危险,难道净舸不知道吗?

到达金殿外,上官夙远远就听到净舸的声音,净舸请求小皇帝批准她出战。但是小皇帝依旧吞吞吐吐,没有答应。上官夙瞬间松了口气,看了身边的太监一眼,然后那个太监立即机灵的领会,高喊道:“太后娘娘驾到!”

群臣听闻,都纷纷的跪迎,小皇帝看到走进殿的上官夙,立即大喜,心瞬间就定了下来。他不敢贸然的答应净舸的请求,要知道净舸可是他母后上官夙最疼爱的弟弟,他也知道战场的危险,如果答应净舸的请求,他怕上官夙会责怪他。“母后!”小皇帝高兴的迎了起来。

“都平身吧。”上官夙不怒自威,目光直视净舸,告诉净舸她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。

上官夙一出现,净舸就不禁叹了口气,她知道上官夙为什么而来,但是她请战的决心已定,她必须走这一步。

上官夙走到皇帝的身边,问道:“哀家闻言凌老将军负伤,心中甚感着急,不知皇上做了何安排?”

“这......回禀母后,朕还在跟众大臣商议。”小皇帝卑谦的回答。在上官夙面前,他永远是一个听话的孩子。

凌谦待小皇帝回答完,立即跪了下来,跟上官夙说道:“启禀太后,家父身负讨伐大任,却遭到暗算以致受伤,三军军心不稳,故末将请战,恳请太后允许末将代父征讨,歼灭奸小之人,扬我离国之威!”

“太后,微臣也请战!”净舸也给上官夙跪下请战。

凌谦担心父亲,请战情有可原,但是净舸凑什么热闹?上官夙皱了皱眉,朗声说道:“凌将军听旨,哀家封你为伐靖先锋,速到边疆与凌老将军汇合,共同讨伐靖国。国舅爷身负监国重担,边疆之事,就交于凌将军了。凌将军,哀家等待你的凯旋归来!”

“末将领旨!定不负皇恩!”凌谦领旨就转身离开,去点兵,与其父汇合。

众臣听了上官夙的旨意,都松了一口气,如今谁都知道国舅监国,刚才就一直在力劝净舸不要出战,但是朝堂之上连小皇帝都要听净舸的。要是净舸一意孤行,小皇帝同意了,惹怒的即将会是太后,到时候,他们这些臣子定不会好过。太后亲自阻止,想必国舅爷也就可以打消出征的念头了。

上官夙又说了一些赞扬凌老将军英勇的话,然后就出了朝堂。待到下朝之后,才命人找了净舸,她知道,净舸这次的请战,不会无缘无故,她想知道净舸是怎么想的。

“你是不是应该跟我说一些什么?”上官夙很直接的问净舸。

去找净舸的人回来说,净舸并没有要找她的意思,下了朝就立即要出宫,如果不是她叫得及时,此时净舸已经离开皇宫了。上官夙心里有些气。

伺候的人都已经被遣退,只有上官夙和净舸两个人,净舸叹了口气,说道:“夙儿,你应该允许我出战。”上官夙阻止了她,她知道上官夙为什么阻止,但是她这么做有她的理由。

朝堂之上有上官夙,她可以放心,毕竟她受伤不在朝的时候,上官夙垂帘听政一直就把国事处理得很好,就算她监国摄政,也一直都是上官夙在背后推动她,帮助她。在朝堂之上,其实她的作用不大,而且,她答应了上官夙,要为上官夙去收复江山,她就不能只是站在朝堂之上,让上官夙在她背后帮她宣传名声。

“你没有告诉我你要出战的理由。”上官夙直视净舸。

净舸什么都没有跟她说,什么都没有告诉她,她怎么可能就这样让净舸出征?净舸现在是什么身份?在朝中那是举足轻重的地位,她安排了那么久,做了那么多,才奠定了净舸的今天,可是净舸却要远离朝堂,去征战!要离开她,离开她的身边,这让她怎么能答应?

“夙儿,我应该出征了。我现在是国舅,在朝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,但是,夙儿,这一切,都是你给我的,而不是我自己真实的实力。夙儿,要在朝堂上,在民间让我名副其实,我应该出征,我应该有军功。朝堂上有你,有二哥,我不担心,朝堂上虽然还有奸妄之臣,但是他们都比较安分,不会闹出什么乱子。而且,夙儿忘了,我是以什么身份不如朝堂的?”净舸说道。

她是武探花郎,她是武将出身,后来上官夙当了太后,她才是国舅,但是她还有一个身份,就是护国公,她应该披上盔甲,征战沙场,那才是她价值的体现,别人才认为她是名副其实。上官夙为她造的那些名声,其实都不如她一次军功来得实际。而且如今上官夙给她一个很好的基础,一个坚硬的后台,她就更应该去名副其实。

“你不去沙场,依旧可以指点江山,决胜于千里之外!”上官夙还是不同意净舸上战场。先不说沙场有多危险,就净舸是一个女孩子,即使身穿男装,但是净舸确确实实是女子,沙场上都是什么人?男人的地方!她怎么能让净舸去?

净舸摇头,道:“夙儿,你当初让我在演练厅跟师祖学习兵法,不就是想让我有一天,为你,征战沙场吗?我跟师祖学那么多,就是希望有一天,能够学以致用,更何况......”净舸话说了一半,就停了下来,然后握起上官夙的手,才继续说道:“我答应过年,要为你打下一片天下,如今时机已经成熟了,夙儿,是我去实现诺言的时候了。”

净舸深情的望着上官夙,她所有的一切,都只不过是想着上官夙而已,想着上官夙最初的理想。她不想因为她在上官夙的心中的位置有了改变,成了上官夙重要的人就要让上官夙保护起来。

以前她不懂为什么上官夙要她学兵法,但是后来,知道了,她接受上官夙最初的想法,她也应该为上官夙做得更多一些。为上官夙征战天下,不仅仅是对上官夙的承诺,也是她对她自己的承诺。

“潇浅......”被净舸眼中的深情所融化,上官夙又一次被净舸深深的感动了。为她,净舸请战,也只是为她......“潇浅,沙场多凶险。”上官夙倚进净舸的怀里。

“有你等着我,我不会让自己有事情的,我发誓!”净舸环住上官夙,她不会再让自己有事,再让上官夙担心。

作者有话要说:竹子给各位小伙伴拜年了,祝大家新年快乐乐安康,万马奔腾腾吉祥!合家幸福福永存!